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在定量分析方面可采用多种方法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量测定方法:
1、内标法:选择样品中某一适宜的内标物,该内标物的吸收峰与待测组分的吸收峰不重叠或仅有部分重叠。通过测量内标物和待测组分吸收峰的强度比,并根据已知的内标物浓度来计算待测组分的浓度。此方法要求内标物稳定、易于准确测量,且其浓度已知。
2、外标法:用待测组分的纯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,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混合物。分别测量这些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,得到各浓度下待测组分的特征吸收峰强度。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,吸收峰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。再测量未知样品的红外光谱,根据其特征吸收峰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值。
3、吸收度比例法:基于朗伯-比尔定律,即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。当吸收层厚度保持不变时,可根据待测物质在特定波数处的吸收度与标准物质吸收度的比值,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。
4、谱带面积法:利用积分或曲线拟合的方法,计算出红外光谱中待测组分吸收峰的谱带面积。根据谱带面积与待测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,建立定量分析模型。这种方法对于弱吸收峰或重叠峰的定量分析较为有效。
5、偏最小二乘法(PLS):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,通过对大量已知浓度和光谱数据的样本进行建模,建立起光谱数据与待测物质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。然后将未知样品的光谱数据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,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。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混合物分析,能够同时对多个组分进行定量测定。

总之,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定量分析方法多样,每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样品性质、分析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方法,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